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碳为基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高温装备等领域。其压缩性能是评价材料在承受轴向载荷时抗变形和抗破坏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碳碳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复杂的纤维排布方式,压缩性能试验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通过科学的检测项目、规范化的测试方法和统一的评判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碳碳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压缩强度:材料在压缩载荷下发生失效时的最大应力值
2. 压缩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比例系数
3. 压缩屈服强度: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应力值
4. 压缩破坏应变:试样失效时的最大应变值
5. 应力-应变曲线:完整记录材料从加载到破坏的力学响应过程
试验需特别关注材料在不同纤维取向(0°/90°)和层间方向的性能差异。
现行主要检测方法包括两类标准体系:
1. ASTM标准方法
- 采用ASTM C695《碳与石墨材料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 试样尺寸:直径6-12mm,高径比2:1~4:1的圆柱体
- 加载速率:0.5-1.0mm/min,直至试样破坏
2. ISO标准方法
- 依据ISO 14126《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面内压缩性能测定》
- 推荐使用带防屈曲夹具的试验装置
- 应变测量建议采用接触式引伸计或应变片
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试样端面平行度(≤0.02mm)和加载轴线对中性。
国内外常用标准规范包括:
- GB/T 3365-2008《碳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 JC/T 778-2010《碳/碳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 GJB 3239-1998《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试验方法》
- ASTM D6641《聚合物基质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试样制备要求(切割方向、表面处理)、试验环境条件(温度23±2℃、湿度50±10%)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取5个有效试样平均值)。对于高温压缩性能测试,需按GJB 330A附加高温环境箱装置。
1. 试样制备阶段应避免机械损伤和边缘分层
2. 测试前后需用显微镜检查试样表面质量
3. 层合板试样需明确纤维铺层方向和测试方向
4. 高温试验需控制升温速率(通常≤5℃/min)
5. 数据采集频率建议≥10Hz以保证曲线完整性